找到相关内容164篇,用时6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救蚁延寿,戒杀改命

    目长光显,必主早年富贵。只可惜颐削口垂,没有晚福,以后凡出兵作战,宜网开一面,也许能培植一些晚福。」曹彬听了之后,颇以为然,就谨记此言。  自此,曹彬带兵打仗,都严禁士兵滥杀无辜,甚至士兵掳获了敌人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放生戒杀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211282839.html
  • 重庆华岩寺弘法部举办首届“智慧青年杯“佛教与网络演讲比赛

    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协作机制,促进了佛教四众弟子和合共修。他们阐述了作为青年大学生所应担负的责任,发出了谨记“让我们行动起来,追寻佛陀脚步,开创崭新辉煌的信心与决心”的主旋律。选手们以其辩证的思维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华岩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3/1730393523.html
  • “六祖禅宗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”研讨会在四会举行

    ,六祖得五祖衣钵,为避免教内争斗,谨记五祖“逢怀则止,遇会则藏”的偈语,匆匆南遁。公元661年,六祖大师进入四会,在龙甫镇营脚灯盏岭葫芦山山岭岭下龙头铺村一叶姓猎户家里住下,从此潜修默炼长达15年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研讨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09/0630365768.html
  • 北京广济寺方丈演觉法师在答谢宴会上致词

    驻锡于此;这样庄严法座,演觉何才?安具此方!承蒙会领导厚爱,党和政府信任,命担丈室重任,演觉遵命之余,不胜惶恐之至!  从今日起,演觉继任法席,将兢兢业业,至诚奉公,严以律己,领众熏修,谨记长老和领导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答谢宴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11/0634516366.html
  • 河北水岩寺结缘精装本>

    玄妙天机,何等不宣之妙,呈于尔前,也将因不恭而视如瓦砾,因无诚而视珍如璃,最终了无微丝之益。反增罪业。此又何必?望诸同修贤兄,务必务必共勉谨记!共沾法喜,共获无上法味! 印光大师对此书之...

    水岩寺弘法部

    |水岩寺|结缘书|净土十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19180810592.html
  • 净业禅师偈之启发

    迷信相命,把命运寄托于看相、算命,而不认真修省心地,改造命运,这是十分错误的!通过学习净业禅师的事迹和偈语,把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,提出来与同修共勉! 释昌臻八十七岁病中谨记 2003年12月...

    昌臻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4445939.html
  • 佛心书法家:陶然

    陶然出生在安徽省定远县,3岁到江苏镇江祖父家中生活。祖父送他上私塾,6岁时,他就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毛笔写字。他非常喜欢中国的书法艺术,解放后,上小学的陶然,在大字课上写的大字,每次都得到老师的表扬。 文革后,陶然报考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,师从欧阳中石老师,理论基础得以夯实,书法技艺长足提高。他多次与恩师欧阳中石见面,得其点拨真传。他最喜明末清初大家王铎之书法,临之研之,学而兼得。他谨记老师“先...

    佚名

    |华人佛教|众生|陶然|书法家|佛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13210078648.html
  • 国宗局领导接待中国佛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班学僧

    介绍了45位同学从2005年被录取以来的学习、生活直至现在将要毕业的情况。 接着每位同学发言,一一抒发自己对母校的感情,汇报了自己出家、发愿、立志、考中国佛学院的历程和爱国受教的心情,谨记“知恩报恩”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06544783502.html
  • 东林莲社前往武汉开展为期四天的活动

    杂志编辑部里排放的结缘法宝 宝通寺玉佛殿外墙恭立的石碑——《省庵大师著劝心菩提心文》 谨记祖师教诲: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弥陀名号。 与部分前来的居士见面座谈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弘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2/22334920926.html
  • 叶小文:君子坦荡荡 把自己的路走好把自己的事办好

    60年前,中国人基本没能摆脱“挨打”;30年前,中国人没有完全摆脱“挨饿”;今天,中国人常常还要“挨骂”。   中国向来崇尚“君子”的品格,谨记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”的格言。“骂”得有理的,会...

    佚名

    |办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15200423126.html